关于明清时期的九星尺(九寸尺):源于风水师与鲁班门工匠的战争。
历代木径尺标尺31.66cm其间分十寸,每寸3.166cm。尺度风水:之一、六、八、十寸处为“白”为大吉,九寸处九紫次吉。
历代衣工尺35.5cm其间分十寸,每寸3.55cm。风水师将明代35.5cm布帛尺截掉一寸即成32cm,其间分九寸。尺度风水:九寸处九紫为大为“至”,其次五寸处中五为“尊”。
32cm九星尺>31.66cm木径尺
风水师以其尺大,喻意其高匠人一等。皇家勘舆非风水师莫属,工匠奉旨听从于风水师。
这32cm标准九星尺,也是造成有些《度量衡史》误将明代木径尺记载为32cm的直接原因。包括新中国古建筑大师梁思成在解读北京故宫参照尺度分析时,记载的也是也32cm一尺,同时分析山西古建筑时,记载的是31.6cm一尺。
实则九星尺与木径尺,因其标尺长度误差不大,同时测得的某尺寸优略如出一辙,九星尺的九寸处约与木径尺一白、十白等同,九星尺的五寸处约与木径尺六白等同。
只是风水大师的堪舆知识能力比建筑师高一等,风水师忽悠皇帝,结果联合皇帝把工匠骗了。
榆次有两个特点,一是紧邻太阳,长期以来,推行太榆同城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太原合体,只要太原发展,榆次就能发展,榆次不能发展,意味着太原没有发展。二是它在晋中作为市 *** 所在地,是有权利虹吸下面的十个县市区的,所以,榆次的城市面貌是由十个县市帮助建设的,榆次区就没有自己的城市建设,而是由晋中市住建局来开展,区住建局只开展农村建设
从经济上来讲也是这样,榆次有比较悠久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有相对优越的第三产业发展基础,就是农业也在全省叫的很响亮,特别是东阳的蔬菜业,什贴的杂粮业,黄彩北田的水果业,由于他警铃太原离石家庄阳泉,北京也都不远,所以它天然地具有果蔬粮食基地的条件
教育方面,榆次是全中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非省会市辖区,有十几所本科高校,在山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又在建设山西最著名的职业教育港,有望成为职业本科和高职的新高地,基础教育方面,无论小学,初中还是幼儿园,都是全山西最领先的县市区之一
榆次的人口从50万发展到100万,只用了短短的25年左右,人们在用脚投票,大家都看好榆次的前景
老天爷总是爱跟人们开玩笑,曾经让杨家人风靡一时,却也让这个大家族败落,家破人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阴差阳错间,寻得了一个宝地,鹿蹄涧。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甘心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直到现在,我们仍能听见有关他们的故事。
这群人就是杨家名将,他们凭借一口金刀八杆枪,还有威震四方的英勇和无畏,让敌方闻之丧胆。对于国家和百姓而言,他们就是希望和安全的化身。可是无奈宋朝当时政局混乱,让小人得了重权,这个军事家族也被打压得分崩离析。
在现在山西雁门关处,有一个叫鹿蹄涧村的地方,这里是生活着的百姓,大部分都是杨家名将的后人。当初宋朝沦陷之后,杨家后人已经没法继续在开封生活了,大家各自逃亡,寻找新的落脚点。杨业的 *** 的子孙杨友,就带着他的一家老小,搬迁到了这里生活。鹿蹄涧村的位置偏僻,少有人来,杨友能找到这个地方,也是有一段渊源的。
杨友曾在雁门关处打猎,有一头梅花鹿成为了它的目标。他追捕着这头鹿,来到了现在鹿蹄涧村这个地方。谁成想鹿儿竟一头扎进了土里消失不见了。杨友派人在鹿消失的地方挖掘,却挖到了一座鹿的雕塑。在杨友看来,这是个难得的吉兆,所以当开封待不下去以后,他才会带着家人来这里生活。
现在的鹿蹄涧村,最吸引人的建筑,莫过于村中的“杨忠武祠”。这是由杨业的子孙奉旨修建的,来这里的杨家后人们,都要来这座祠堂供奉香火,祭祀自己的祖先。
杨家名将不仅是男性优秀,女性也是难得的人中之凤。若按知名度来划分,最有名的当然是“杨家八大美女”。首先要介绍的,当然是杨家的当家人佘赛花。佘赛花是老令公的妻子,她为人十分稳重,做事又谨慎周全。在杨家她说一,就没人敢说二,更难得的是,她也有颗热血赤诚的心。在对抗敌军的时候,她出过不少关键的策略,成功保住了杨家的声望,也保住了大宋的山河。
第二要说的,就是杨宗保的媳妇穆桂英。穆桂英性格豪迈,个性鲜明,武艺又十分高超。在宋朝的边境遭遇到威胁的时候,她二话不说,担起了总将领的职责,带着麾下的士兵们长驱直入,攻破了天门阵。作为一名女将,穆桂英的故事在宋朝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她的勇气和无畏。天下之大,也难找出第二位能和她比肩的女性。
上述的两位女子,都是“八大美女”中的人物,可见这杨家出过不少的人才。让人感慨的是,杨家七个好儿郎,有五位战死在了沙场上。四郎成了别国的驸马,只有六郎成为了将军,继续行驶着这个家族的使命。而“八大美女”中,有好几位在出征西夏的时候被困悬崖,在敌方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全军覆没。
可叹这样一个军功赫赫的家族,竟被封建统治下的小人们 *** ,以致 *** 瓦解。最后宋朝灭亡,杨家随之破碎,一代传奇也就此拉上了帷幕。
三晋为山西省之别称。而“三晋”之称,源自“三家分晋”。
春秋末战国初,晋国公室式微,知氏(智氏)、范氏、中行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家卿大夫共执国政。前458年,晋知、韩、赵、魏四卿灭范氏、中行氏,共分其地为邑。前453年,韩、赵、魏三氏复共灭知氏,尽分其地。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势成。
晋幽公时,公室仅保有绛(晋都,今山西曲沃县西北)与曲沃(晋别都,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余皆归三家,晋侯反朝于三家之君,沦为附庸。
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册命赵籍、韩虔、魏斯列为诸侯,形成赵国、魏国、韩国三个诸侯国。后世遂称晋地为“三晋”。
山西省简称晋,别称山右、河东、三晋,位于黄土高原东端太行山与黄河中游峡谷间,因地处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全省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人口3501万,现辖11地级市、11县级市、81县、25市辖区,省会太原市。
山西历史悠久,曾为上古尧舜禹所都之地。相传“尧都平阳”、“舜都蒲阪”、“禹都安邑”,均在省境内。
夏朝时为冀州之地;商代有唐、缶、虞、黎等方国。西周成王(周武王子)灭唐国,封其弟叔虞于唐地(今山西翼城县西唐城村;一说今太原市北)。唐叔虞之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故改封国号为“晋”,称晋侯。“晋”之称始此。
春秋为晋国之地;战国为韩、赵、魏三国之地。秦置太原、河东、上、雁门、代五郡;汉为并州。唐为河东道;宋为河东路;辽属西京道。
山西设省始于元朝的中书省。元建都大都(今北京市),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属中书省,这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之始。
(太原古城)
明初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1376年改称山西承宣布政使司,领大同、太原、汾州、潞安、平阳五府三州。
清代正式设山西省,辖9府、16州、108县。民国于省下设3道,辖105县;1927年废道制,由省直辖县。
1949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 *** 于太原市成立,辖忻县、兴县、榆次、汾阳、长治、运城等专区。其后省内行政区划多变。至2004年行政区划始成今状。
东部是以恒山、五台山、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为主体的山地和山间盆地区;西部是以吕梁山为主体的山地和吕梁山西麓黄土高原区;中部有大同、忻定、太原、临汾、运城等盆地。黄河、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清漳河、涑水河、昕水河流经境内。解池又称盐池,为本省更大湖泊。
山西省属中温带-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 *** 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350~700毫米。
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高粱、花生、棉花、大豆、莜麦、薯类、油料作物等。晋南是主要的麦、棉产区,晋西北有畜牧业。
矿产资源相当丰富,煤、铁、铜、铝土储藏量居国内前列。
山西煤炭已探明储量2349亿吨, *** 国煤炭已探明储量的1/5以上,储量大、分布广、煤质好、煤种全、埋藏浅、煤层稳定。全省含煤面积6.18万平方千米;现有大同、阳泉、太原西山、晋城等煤矿,原煤产量约占全国的1/4,煤炭出口创汇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3/5。铁矿已探明储量近30亿吨, *** 国第四位,故山西有“煤铁之乡”之称。此外还有耐火粘土、石灰石、石膏等。山西是世界更大的镁生产基地之一。
山西是中国著名的能源化工基地,有煤炭、冶金、机械、重化工、电力、纺织、建材、电子、酿造、食品等工业。太原是我国著名的合金钢、重型机械和煤化工基地。
山西省已形成以铁路、公路为主,航空为辅的交通运输 *** 。境内有石太、同蒲、京原、大秦等铁路干线,石家庄至太原的铁路客运专线已经开通;有京昆、二广、青银等高速公路过境;108、109、207、307等国道纵横交错。以太原武宿机场为中心,还有大同、长治、运城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航线。
山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的称誉。名胜古迹有五台山、恒山、黄河壶口瀑布、北武当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和五台山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物还有太原晋祠、永济五老峰、应县木塔、芮城永乐宫等。
山西特产有平遥牛肉、沁州黄小米、稷山和运城等地的枣、清徐葡萄、原平梨、长治参等。传统名产有杏花村汾酒和竹叶青酒、清徐陈醋、闻喜煮饼、并州刀剪、中成药等。
(平遥古城)
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很多不可思议的预言,只是并不是预言家说的,这些预言个个准确无比。
“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这句话是伍子胥 *** 前说的,意思是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面,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军队攻入姑苏城灭掉吴国。伍子胥死后9年,他的预言成真,越国攻破姑苏城,夫差 *** 身死,吴国灭亡。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句话是楚国南公说的,意思是哪怕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也必定能灭掉秦国。这句神奇而准确的预言被西楚霸王项羽实现了!
“臣见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子来。”
这句话是刘伯温对朱元璋说的,意思是臣看见都城虽然防御严密稳固,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就怕燕子(指代燕王朱棣)过来。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想传位给朱允炆,就招刘伯温来问大明江山走势,刘伯温不敢明说,就隐晦的说了上面的话。这句预言果然成真,燕王朱棣夺了江山。
“吾子孙,虽存一女子,必覆灭满洲”
这句话是努尔哈赤灭叶赫城时首领布扬古说的,意思是我的子孙后代,哪怕只剩下一名女子了,也必定覆灭满清。清朝从叶赫那拉慈禧时就开始败落,1911年辛亥***爆发,次年,清朝果然在叶赫那拉隆裕太后手里灭亡。
以上的预言每一个都奇准无比,被后人应验,实在是不可思议。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