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十五个年号都是什么?

老郭的业余生活 · 2025-07-03 15:40

武则天篡位登基后,建立国号周,统治时间近二十年,却更换了十五个,这十五个年号都是什么?又是什么时间更换的?

《资治通鉴、则天顺圣皇后、唐记十九至二十三》对武则天从执掌大权到正式登上皇位期间年号的变更有清晰的记载:

1、光宅(684年1月-12月):“光宅元年(684年)正月,甲子,太后御武成殿,皇帝帅王公以下上尊号。丁卯,太后临轩,遣礼部尚书武承嗣册嗣皇帝。自是太后常御紫宸殿,施惨紫帐以视朝。”“九月,甲寅,赦天下,改元。旗帜皆从金色。”

2、垂拱(685年1月-688年12月):“春,正月,丁未朔,赦天下,改元。”也就是由光宅年号,改为垂拱。

3、永昌(689年1月-689年10月 ):“春,正月,乙卯朔,大饗万象神宫,太后服衮冕,瑨大圭,执镇圭为初献,皇帝为亚献,太子为终献。先诣昊天上帝座,次高祖、太宗、高宗,次魏国先王,次五方帝座。太后御则天门,赦天下,改元。”在举行完祭天、祭祖大典之后,改年号为永昌。

此时的武则天已不再“施惨紫帐以视朝”,而是直接穿上皇帝的服装,“服衮冕”,而且祭天、祭祖大典上,为“初献”,已显示出独掌天下的意图。

4、载初(689年11月—690年8月):“十一月,庚辰朔,日南至。太后享万象神宫,赦天下。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太后自名‘曌’。”689年11月开始,采用周朝的纪年法,以十一月为正月,年号改为载初。

5、天授(690年9月-692年3月):“九月,庚辰,太后可皇帝及群臣之请。壬午,御则天楼,赦天下,以唐为周,改元。乙酉,上尊号曰圣神皇帝,以皇帝为皇嗣,赐姓武氏,以皇太子为皇孙。”690年9月,武则天正式登基,改国号为周,并且接受圣神皇帝的尊号,开始自己的皇帝统治。

6、如意(692年4月-692年8月):“夏,四月,丙申,赦天下,改元如意。”

7、长寿(692年9月-694年4月):“太后春秋已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觉其衰。丙戌,敕以齿落更生,九月,庚子,御则天楼,赦天下,改元。”

武则天虽然年事已高,但善于化妆掩饰,故此即便身边的人也不感觉其老,当然就是感觉到了也不敢说,更因为重新长出了新牙,便大赦天下,改年号为长寿。

8、延载(694年5月-695年8月):“五月,魏王承嗣等二万六千余人上尊号曰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甲午,御则天门楼受尊号,赦天下,改元。”

9、证圣(695年1月-695年8月):“正月,辛巳朔,太后加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赦天下,改元证圣。”

10、天册万岁(695年9月-695年11月) :“九月,甲寅,太后合祭天地于南郊,加号天册金轮大圣皇帝,赦天下,改元。”

11、万岁登封(695年12月:“腊月,甲戌,太后发神都,封神狱,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天下百姓无出今年租税。”

12、万岁通天(696年3月:“三月,丁巳,新明堂成,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规模率小于旧。上施金涂铁凤,高二丈,后为大风所折损;更为铜火珠,群龙捧之,号曰通天宫。赦天下,改元万岁通天。”

13、神功(697年9月:“九月,壬辰,大享通天宫,大赦,改元。”

14、 圣历(698年1月 :“正月,甲子朔,冬至,太后享通天宫;赦天下,改元。”

15、久视(700年5月-704年12月):“五月,乙酉朔,日有食之。太后使洪州僧胡超合长生药,三年而成,所费巨万。太后服之,疾小瘳。癸丑,赦天下,改元久视,去天册金轮大圣之号。”

705年,武则天因身体等各方面原因,将皇位交还给了李氏后人,结束了近二十年的皇权统治。整个统治过程从垂帘听政到执掌朝政、再到登上皇位几个阶段,期间年号的更换频繁,长的几年,短的几个月,从中也可以看出武则天统治期间政局不稳、内心某种焦虑和不安。其中光宅、垂拱两个年号,属于武则天虽执掌朝政,但还未登上皇帝宝座时期,姑且作为武则天的年号计入看似牵强,却也有其合理之处。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