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所有的道士和道教信徒都供奉三清祖师,四御大帝。南宋以前也从来没有全真正一之分,现在也不该动辄以门派划分。道法兴隆,才有了这诸多门派。净明作为正一的大派之一其开山祖师是许天师。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一本小书,我们小时候最关注的也是一百零八好汉的武功高低。其实在《水浒传》中,出现了很多武艺高超的将士,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水浒传》中最独特的一派,法师派。
水浒传中有六 *** 师,他们各有各的道术和道行,在战斗的时候各显神威。水浒中有6位法师,其中一位被炸死,还有一位淡泊名利回家了。其中就有高廉、郑彪、乔道清、樊瑞、包道乙和公孙胜。
樊瑞作为一个山大王,早年被称为全真先生,一身妖术用的无比娴熟,还会使用一手流星锤,他在芒砀山占山为王和他的两个兄弟一起劫掠山下百姓。并且樊瑞在芒砀山收获了一批小卒后就开始叫嚣要攻打梁山,梁山自然不能咽下这口气,宋 *** 公孙胜出战,樊瑞摆出妖术阵法,结果被公孙胜一眼识破,反以八阵图和五雷天心 *** 将樊瑞击败,最后樊瑞拜公孙胜为师,梁山排名只有61名,真是徒有虚名。
包道乙在金华山当道士,善用宝剑,他为了救自己的徒弟郑彪,使出一把飞剑将武松的一只手臂斩断,可见道行还是很高的,并且包道乙在方腊手下做将领,是方腊的大将之一,梁山和方腊作战的时候给梁山带来很多麻烦。郑彪和关胜作战时,郑彪逐渐不敌关胜,包道乙使用妖术,唤出一道黑云,让郑彪头上出现一员金甲大将,十分威风。并且包道乙有很多独门邪术,实力强劲,结果运气不好,被轰天雷凌震一炮炸死,一身本领还未完全使出来就尸骨无存了,真是死的很冤了。
公孙胜是当之无愧的法师之一名,一身本领高强,不仅仅会法术还会棍法,近战远战都很强,还有法师罗真人做师傅,可以说是最全面的法师了。公孙胜在加入梁山后就有了一场漂亮的表现,他和晁盖等人一起智截生辰纲,在这期间并没有用任何法术,而是用智慧和勇气完成了这次计谋。
公孙胜在作战斗法的时候从未输过,宋江每次遇到会使用妖术的敌人,如果实在是打不过就会派人叫公孙胜下山。公孙胜破除了高廉的妖法后,又在接下来梁山的作战中多次使用法术击溃敌军,并且公孙胜在梁山排名第四,但他不喜好功名,在成就了功业后就接着回山修炼去了。这样淡泊名利、实力高强的法师足以配得上之一名的名号了。
1、正一道
正一道是在东汉时期,由张道陵在 *** 山所创,自称是太上老君降命为天师,所以称之为张天师,其教也叫天师道。每来的弟子要交五斗米,方能能入教所以也叫五斗米道。据《明史方技传》记载,天师道的道士大都是专持符箓,祈雨驱鬼。
2、全真道
全真道,在金代初年由王喆创建 。王喆道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王重阳在山东宁海立全真庵,创立全真教。此教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王重阳认为: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释道以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全真道的教规与正一道不同,不娶妻室,不茹荤腥,出家道士,一般多住观内,以清修炼养为主。
3、真大道
真大道,刚创建时叫大道教,创始人刘德仁,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山东)人,本名大道教。刘德仁宣称在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的一天,一位须眉皓白的老者驾青牛车,从家门口路过,摭《道德经》要言授之,并嘱其:善识之,可以修身,可以化人。
刘德仁立下九条教规:一曰视物犹己,毋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 *** ,守清静;四曰远势力,安贫贱,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弈,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恃强梁,谦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刘德仁要求道众“世守之”。为执行教规,大道教中直到元末还设有刑具,听狱讼如公堂。
4、太一道
太一道由卫州(河南卫辉)萧抱珍,在金熙宗天眷年间创建,最初,萧抱珍只是在家传教,后信徒日益增多,乃于县东三清院故址草建茅庵而居,后扩展至山东,河北一带,弟子们逐建有太一堂,太一宫,万寿宫等,发展迅速。
其教主要传太一三元法录,祈禳呵禁,治病驱邪等为内容,最后并入当时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教传太一三元法策之术,祈禳呵禁,治病驱邪。全真道和真大道教皆不太注重符策法术,太一道独以此出名,与天师道相接近。主张以老子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
5、净明道
净明道又叫净明忠孝道,始创于南宋初 期,相传,东晋时江西南昌西山道士许逊修道有灵验,举家拔宅飞升。刘玉创建净明道奉许逊为教祖,自称为第二代祖师。据《西山隐士玉真刘先生传》中描述,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二十五岁的刘玉自称遇西山道士胡惠超,胡告知净明大教将兴,当出八百弟子,汝为之师,刘玉遂在孝行里立腾胜道院,以善道劝化,自至元二十年(1283)至大德元年(1297)的十四年间,自称先后得许逊降授《玉真灵宝坛记》《中黄大道》《八极真诠》;郭璞降授《玉真立坛疏》;胡惠超降授道法和三五飞步正一斩邪之旨,另行开创了净明道。
净明道教义以融合儒道为特点。该教自称净明忠孝道,盖其说以本心净明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为贵而已。净明道顺应时势,主张融合儒道,认为以本心净明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为贵,才能合乎中黄八极天心,达于无上清虚之境。其道术侧重于守一修仙度人。
内容来自新浪新闻
三教分别是阐教,截教,人教。
阐教教主原始天尊;截教教主通天教主(灵宝天尊);人教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师傅是鸿钧道人。
元始天尊,道教更高神三清之一,又名“玉清紫虚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玉清元始天尊“。《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是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大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为元始天尊。
道经记载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号虽殊,本同为一。《道门十规》中说:“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三清都是道的化身。
通天教主,明代所著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截教教主,为鸿钧老祖的弟子,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的师弟。掌诛仙剑阵。主宰天道杀伐。道场位于蓬莱岛碧游宫。
通天教主天赋悟性极高,又是鸿钧老祖的小徒弟,因此最受师傅鸿钧道祖宠爱。将分宝岩上大部分上等灵宝都给了他。
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神格的太上老君。“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是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下降诸界,传教度人,弘扬道法。故《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令戒》曰:“道亦形变,谁能识真?”按道教说老子为其化身,著有震古烁今的道教经王——《道德经》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为道教创始者-道祖老君的圣诞日,为国际道教节。三清者为玉清、上清、太清。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义,是为天宗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
“道”无始无终,无形无名,无边无际,无师无上。“道”者,虚无自然,难名之神,强名曰道,尊称太上。
太上为道之祖,体於自然,在乎三清之前,象帝之先。
太上者,万物之所尊,在圣为众圣之尊,在真为万真之先,在地为万国帝王之师,在法界为无上法王,在教为万教之祖。
而且常常分身下降诸界,传教度人,弘扬道法。故《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令戒》曰:“道亦形变,谁能识真?”老子是老君爷的第十八次世化身。著有震古烁今的万经之王《道德经》
伏羲(生卒不详),风姓,燧人氏之子。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 *** ,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八卦图衍生自中华古代的《河图》与《洛书》,传为伏羲所作。其中《河图》演化为先天八卦,《洛书》演化为后天八卦。八卦各有三爻,“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立八方,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性质与自然现象,象征世界的变化与循环,分类 *** 如同五行,世间万物皆可分类归至八卦之中。
八卦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哲学概念,来源有是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无极生有极,有极是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一是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读音:gèn)为少男;巽(读音:xùn)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 八卦图即为表示八卦方位的图形符号。
八卦符号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代表中国传统信仰(儒,道)的终极真理——“道”。
太上老君就是老子,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但直到汉朝之后才有教团产生,其个别派系为奉老子为道德天尊,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创造八卦图的是上古时期的伏羲
先有八卦 后周文王讲义 有了易经,易经是群经之首,中国的所有思想学派 思想都出自易经儒家、道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
在上古神话之中,并还没有太上老君之说,李老君是道教于东汉立教后,将道家掌门人老子尊为教主,是谓:混元无极大道太上老君。所以上古神话伏羲为神之祖,又是华夏之祖,地位可等同于 *** 天王,是之一大神。
道教,正统道教的更高神是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在三清是之一神权组别之中,谁是之一的之一呢?这个有不同观点,为什么?因为道教分许多的宗派,正如笑傲江湖的华山门又分气宗与剑宗不同支流一样。
上清派奉玉清元始天尊为之一的之一,然而道教开教之初也就是最纯粹根源的道教,始天师张道凌五斗米道与天保将军的太平道均奉太上老君为教主是之一的之一。
在道教中,伏羲为东极(方)神皇,这个显现是在三清之下,所以正统道教的神位,太上老君高于伏羲。
文化领域创作者云龙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