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不惑,聊聊关于庚子年的那些事
2020年注定会成为不平凡的一年。因为我们正在经历着人类发展历史的各种“多灾多难”,而今年似乎又“特别多”,刚好现在的我们又身在其中,所以感受特别的深刻。
巧逢2020庚子流年,可能又有不少“江湖大师”又要借机大做文章了,然后还扔出一些历史证据。
比如
1960庚子年,持续三年的自然灾害 ;
1900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1840庚子年,之一次 *** 战争……
孔夫子说:智者不惑。
我希望更多的朋友不会因为一些随机的历史事件,然后去对号入,徒增困惑。其实只要你用心查找,好像总可以找到一些历史事件与其对应。
古今中外,其实每一年都有很多大事发生,比如03年的非典、04年海啸、05年猪流感、06年台风、07年金融危机、08年地震等等……
因为我们人类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多灾多难”的历史河流中前行的。
从我们个人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总会遇到一些不顺的事情,与是不是庚子年没什么关系?
那我们简单科普一下什么是【庚子】,中国六十甲子的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7个,天干为庚金,地支为子水。
庚为阳金,有萧杀之气,果断强硬无情;
子水得庚金相生,也会有洪水泛滥之相。
所以会有古人写到【地母经】庚子年诗云:
太岁庚子年,人民多暴卒。
春夏水淹流,秋冬频饥渴。
高田犹及半,晚稻无可割。
秦淮足流荡,吴楚多劫夺。
桑叶须後贱,蚕娘情不悦。
见蚕不见丝,徒劳用心切。
什么意思?
古时候啊,劳动生产力低下,遇到灾年,百姓民不聊生,万一再遇到瘟疫,情况就更严重了,所以才会有庚子之灾这么一说。
其实,这背后都是综合国力的比拼,好在如今国家昌盛,医学发达,大家听从医嘱指导,远离传染源,做好预防,一定会平安度过。
再说说“本命年”、“犯太岁”,我记得在春节前专门写了一篇关注这个的文章大家也可以点击一下连接阅读。犯太岁只是江湖易学营造出来的一场消费盛宴
下面我再简单说说。
因为每个人的命理八字各有不同,自然流年所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今年流年庚子年,为金水。如果一个人的原命局是喜金水的,那明今年不管TA是不是“犯太岁”、“冲太岁”等,对TA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
同理,如果一个人是忌讳金水,就算TA没有“犯太岁”、“害太岁”等,对TA来说也是弊大于利,故应多谨慎,切莫鲁莽行事。
所以说,所谓的“流年太岁”理应结合个人具体的命局,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人生路上,凡事谨慎细致,考虑周全,是不会有错的。但如果陷在其中,让自己产生更多的恐惧和忧虑,那就真的是罪过,得不偿失了。
我们理应对万物抱有敬畏之心,但也不要做愚昧之事。希望大家都能做到不神化、不迷信。
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和帮助更多的朋友,让大家消除对未知恐惧的担忧,让知识给大家保驾护航;而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故意制造更多的恐惧和焦虑,让大家更加惊慌和担惊受怕,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
所谓的易象实质上就是卦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大家都知道《易经》这本书其实就是六十卦以及卦辞和爻辞。
我们若要了解《易经》这本书里面文字部分内容的含义,首先需要了解六十四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从春秋时 *** 始人们就认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演变而来的,但《易经》这本古书里却没有提供八卦以及八卦与六十四之间关系的知识。我们已知的有关八卦的知识来自于《易传》。
按照《易传》的说法,八卦最早是由伏羲创制。并且宣称伏羲就是通过了观物取象的过程才画制了八卦。这里面隐含的假设是,八卦是用来状物的。八卦符号所状之物,也即是这些符号的意义,被称为象。同时八卦以及六十四卦的符号也统称为卦象。
于是,自《易传》始我们就已经有了一个用于解释《易经》卦象以及 *** 内容的卦理 *** 。这个 *** 认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演变而来的,八卦的符号分别象征着天、地、水、火、雷、风、山、泽等八种自然事物。所以古人在解释卦象与 *** 内容时就常常在这八种事物的象征意义中探讨。比如蒙卦,蒙卦是由上面的艮卦与下面的坎卦相叠而成。艮在卦象 *** 中被认为是山的符号。坎在卦象 *** 中是水的符号。这样蒙卦的意义就是水在山下,或者又叫做山下出泉。《象传》说,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但是,我们仍旧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存在。那就是,如果我们已知的有关八卦的知识并不是直接来自于《易经》,那么《易传》所提供的八卦的相关知识是否就是我们理解六十四卦所必须的知识呢? 有些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易传》所提供的八卦的知识就是《易经》内在逻辑的一部分,以至于提出经传不分家的观点,认为经和传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但是这个结论却是需要证明的。传比经晚出数百年,如何能保证两者所包含的思想是一致的呢?
如果我们假设《易传》所提供的八卦的知识是理解六十四卦意义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应当能够通过这些知识获得对于《易经》卦象与 *** 一致且合理的理解。事实是这样吗?就以蒙卦来说,山下出泉或者山下有险的说法真得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它的意义吗?我们都知道蒙卦是由三爻艮卦与坎卦上下相叠而构成的符号,蒙字是该符号的名字。我们问题是,为什么这个符号的名字叫做蒙?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蒙,也即是蒙字所包含的意义是什么?其次,我们还要知道蒙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最后,我们才能够在卦象的意义与蒙字的意义之间建立起某种关联,从而能够解答上述问题。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蒙。如何获得蒙字的意义呢?我们首先会想到查字典。通过查现代汉语字典,在蒙字条下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意义。1.没有知识,愚昧。2.覆盖。3.隐瞒事实,欺骗。4.眼晴失明。但是,这些意义都是蒙字在现代语言环境下的意义,它并不是蒙字在古代语境下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能将蒙字的现代意义生搬硬套至 *** 中。
我们还可以通过考察蒙字出现于与《易经》所处时代相近的文献中所具有的意义来了解它的意义。比如,《诗经》《国语》等周代文献。我们参考高亨考释工作的结论,高亨谓“本卦蒙字皆借作朦,以喻愚昧无知之人。年幼而无知者,谓之童蒙。” 但是,如果我们将蒙理解为愚昧无知,我们如何理解它与山下出泉的关系呢?在我看来,山下出泉与愚昧无知之间是无法建立必然关联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一种可能是我们对卦象的理解是错误的。另一种可能是我们对蒙字意义的理解是错误的。
其实,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更可靠的途经来获得蒙字的意义。因为,不仅蒙卦符号的名字是蒙,卦辞与爻辞也都是讲与蒙有关的事。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蒙卦 *** 的语境下来推测蒙字的含义。而且只有在 *** 的语境下我们才能有希望获得蒙字的真实含义。查字典、寻字源、训诂的结论只能用作参考。
蒙卦初九爻的爻辞说,发蒙,用脱桎梏。根据这段爻辞我们可以推测,关进牢狱,带上 *** 脚镣的犯人被称为蒙。九二爻爻辞说,包蒙,取女吉。根据这段爻辞我们可以推知刚刚结婚的半大小子也被称为蒙。其实这个蒙也就是九五爻与卦辞里所讲的童蒙。青少年身心都处在成长的过程中,智力体力都不发达,事理不明,道理不清,所以可以说是蒙。上九爻爻辞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通过这段爻辞我们可以推知强盗匪寇也是被称为蒙的。
这样看来,在蒙卦的 *** 中至少三类人是被称为蒙的。一是处于成长期,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小子。二是牢狱中的囚犯。三是强盗贼寇。那么这三类人的共通性是不能通过愚昧无知来定义的。更不可能与山下出泉,山下有险联系起来。
儿童或少年之所以称为蒙是与成年后的心智与体力的成熟相对而言的。成年人思想 *** ,能明事理,辨是非,所以我们称之为明智。而青少年则不同了,知识少,经历少,不能明辨是非,处于相对朦昧的状态中,所以称为蒙。但是童蒙总是要发展为成年人的明智,所以童蒙是处于隐藏状态中的智慧。而且,为了儿童心智更好成长,还需要家长或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由于儿童心智尚未成熟,所以需要家长或老师的教育引导,从而更利于其心智的成长,这是童蒙的全部内涵。
罪犯也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人人都是有良知的。但是总有一些人作奸犯科,成为罪犯,被关押囚禁。所以罪犯是良知处于隐藏状态中的人,而关押犯人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惩戒和引导教育的过程使之改过自新,重获良知。由于良知尚未发生,所以需要我们将罪犯关押起,辅以教育和 *** ,促使其改过自新。这是罪犯囚徒之为蒙的原因。
再说强盗贼寇,他们也是一群良知尚未发现的人们,他们为非作歹,招致 *** 与百姓的反对,只能生存在高山深林等隐蔽的处所。官府要打击他们,老百姓也有可能联合起来反对他们。但是人们也不放弃他们自己改邪归正的希望。所以强盗贼寇之蒙,也是一个良知不能发见,从而接受整个社会良知引导的事物。
通过对蒙卦 *** 所提供观念的分析,我认为蒙字不能等同于愚昧无知。蒙指的是一个智慧、力量或良知,正处于成长且需要适当规范、教育、引导的状态。比如,儿童的智力处于成长阶段,所以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教导,这就是童蒙。那么蒙的意义与卦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蒙卦是艮与坎上下相叠而构成的符号。蒙卦符号的意义就是由坎到艮的变易。
坎卦,两个阴爻将一个阳爻包围在中间,它的意义就是阳在阴中,不要将它与水机械的联系起来。阳在阴中,如智慧尚在成长中,尚未彰明。于罪犯而言,良知是潜在的,需要劳动改造后才能显现,所以这也是阳在阴中。艮卦,一个阳爻下面有两个阴爻,两个阴爻就是太阴。所以我们可以将艮卦看作太阳乾卦得太阴而成。阳主动,阴主静。三阳乾卦得太阴,就是一个阳得静的状态。儿童智力和体力都处在成长的过程,但在社会化的环境下,儿童的成长并不是一个绝对自由的状态,老师和家长都通过一定的规矩、启发或引导来帮助他们成长,所以教育就有一定的约束和限 *** 用,这些作用相对自由发展就是阴性的。所以儿童接受教育就是一个阳得阴的过程。罪犯由于过错而被关押,并戴上桎梏限制其自由,这更是一个阳得阴的过程了。所以蒙卦由坎变到艮,就将一个由于智慧、力量或良知尚处于潜在状态,从而通过一定的约束、限制、引导、启蒙的作用促进其成长的意义表达出来。这才是蒙卦符号被命名为蒙的原因。
理解蒙卦,我们不需要八卦象八物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相信这个说法我们反而更难看清易卦的真相。这也就反证了这些知识并不属于古 *** ,所以根本就不能用作理解卦象和卦爻辞的基础。卦象的概念要回归到它的本义,即卦画符号的意义。
《周易》这本书,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历经三千年才艰辛成书,这中间沉淀了无数先民的智慧结晶。更有当时的“高知”卜官、史官,以及伏羲、周文王、周公旦、孔子(及后学)等高人的创作和整理,把极富人生智慧的哲理,隐藏于当时人们能接受的卦象、卦辞、爻辞、《易传》中。使《周易》成为一座“智慧宝库”,千百年来以其历久弥新的魅力,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被誉为“群经之首,智慧之源”。
一,学习《周易》可培养人的哲学思辨能力。《周易》本质上是一门哲学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 。《周易》的哲学思想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变易、不易和简易,意思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变易);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不变的(不易);掌握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就可以把一切繁杂的事物简单化,而不被众象所迷惑,使人的思想由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简易)。《周易》本身就是简易的更高典范,它把万事万物抽象为至简的阴阳,用阴阳推演万事万物之道而无所遗,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二,学习《周易》可培养优秀的为人处事之素养。《周易》中首卦“乾卦”,以龙说事析理,形象说明应如何应对人的一生或事业全程,并总结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深刻哲理。在“坤卦”中,以各种现象,说明人际关系中或处于辅助岗位等等的处理原则,从而引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至理名言等等。
三,学习《周易》可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上当受骗、误入歧途。《易》告诉人们:人生一世,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无咎”。“无咎”才是人生更高境界。
所以《周易》是非常值得人们学习的。
黄道吉日是古代先贤观天象总结出来的。黄道反映的是地球与太阳间的运转规律,吉日则是从这一规律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好日子。
一、什么是黄道古人很重视观测天象,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掌握了太阳、月亮等星球的运行规律。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以我为中心”,即以“我”站的位置来看周遭变化。大众看见每天太阳东升西落,高人发现太阳每年绕着地球转一圈,太阳转这一圈在“天边”形成的轨迹就是“黄道”。
现代科学——天文学也同样有个黄道,是“站在太空上”看清楚了不是太阳绕地球转,而是地球绕太阳转,然后把“天边”假设成了一个“超级大球体的球面”,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球面相切成的圆圈即为“黄道”。
其实,现在科学的“黄道”与古人的“黄道”没有多大的本质区别,尤其是在日常应用层面上。为方便理解和感受,云瑞还是更喜欢古人的“黄道”说。
二、黄道是怎么被“发现”的经过长期的观察,古人发现天上的星星是一组一组的,各有不同的特征,而且会在不同的时节分别见到它们。早在战国初期我国就总结编制出了28组特征鲜明的星星,叫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分布于东南西北各方,每方7宿,分别是: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宿;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宿;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宿;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宿。
春天,太阳在东方7宿方向,夏天行进至南方7宿,秋天到西方7宿,冬天到北方7宿,周而复始,象是在一个圈圈里转,一年走一圈。这一圈充满着金黄色温暖的阳光,所以叫黄道(也叫光道)。太阳下山,星星开始闪亮,就象是太阳住进了星群里,所以28星组叫二十八“宿”。
古巴比伦人也观测出了黄道,他们将黄道带上的鲜明星群分成12组(其实有13组),叫12星座(西方人忌讳13这个数字,并且认为蛇是 *** 的代表,把蛇夫座排除了),分别是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蛇夫座、人马座、摩羯座、宝瓶座、双鱼座。他们也同样认为夜里太阳住进了星座里,而太阳是阿波罗神,神住的地方定然是金碧辉煌的宫殿,所以这十二星座也叫黄道十二宫。
三、黄道与节气根据斗转星移而随之的气候变化,古人将四季细分为12个月,以12地支表示,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月。十二月在黄道上体现为平均的十二段,与西方人的十二宫有异曲同工之妙。月又二分,月交为节,月中为气,又进一步将四季细分为24节气,进而黄道细分为24段。
明末清初,我国二十四节气与黄道十二宫精密结合,确定以黄道与天赤道的升交点春分点为起点黄经0度,也就是阳历3月21日前后太阳经过此点(春分点),进入春分节气,同时进入白羊宫,依此类推,每两个节气对应一个黄道宫,二十四节气中的十二中气与黄道十二宫的起始点吻合。
综上所述,云瑞作直观的演示图如下
四、黄道之应用黄道的发现,星座的定位,进而可知太阳行进到哪所对应的时节,而不同的时季(气候)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农耕社会,应用非常广泛。所以自古就非常重视相关的观测与研究,并在很久以前就将成果编制成了历法,且由皇帝颁布,叫皇历(近代废除帝制后改用谐音叫黄历),民间也叫通书(粤语地区因“书”音同“输”而叫“通胜”)。
黄历不仅是标注时间的日历,也将长期积累的生产生活等经验附着在里面,有大量的与趋吉避凶相关的规则和内容,让普通人翻看便知每日喜忌,喜之日即为“黄道吉日”。
五、黄道吉日的选择喜与忌一样都不是绝对的,不是某天对什么事都吉或忌,也不是某天对谁都吉或忌。那么黄道吉日怎么选择呢?一般人一般事自然买一本正统的老黄历查阅相应内容即可,但更重要的事情,或者更慎重一些,则要根据何事、何人、何方等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是:
1、首选黄道吉日
黄道天空分布有十二个亮度更高的星座,叫十二神煞,分别是青龙、 *** 、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陈。古人总结了十二神对人类的影响规律,将“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将“ *** 、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陈”称为六黑道。六黄道值日的那一天为黄道吉日,主百事吉利、不避凶忌、万事如意。六吉神所值之日可依下表寻得。
十二神的宜忌如下:
青龙:消息吉。青龙黄道,天乙星,天贵星,利有攸往,所作必成,所求皆得。
明堂:吉。明堂黄道,贵人星,明辅星,利见大人,利有攸往,怕作必成。
天刑:驿马强动。天刑黑道,天刑星,利于出师,战无不克,其他动作谋为皆不宜用,大忌词讼。
朱雀:口舌。朱雀黑道,天讼星,利用公事,常人凶,诸事忌用,谨防争讼。
金匮:财星吉。金匮黄道,福德星,月仙星,利释道用事,阍者女子用事,吉;宜嫁娶,不宜整戎伍。
天德:官贵吉。天德黄道,宝光星,天德星,其时大郭,作事有成,利有攸往,出行吉。
*** :口舌官非。 *** 黑道,天杀星,宜出师畋猎祭祀,皆吉,其余都不利。
玉堂:吉。玉堂黄道,少微星,天开星,百事吉,求事成,出行有财,宜文书喜庆之事,利见大人,利安葬,不利泥灶。
天牢:凶星宜忌。天牢黑道,镇神星,阴人用事皆吉,其余都不利。
玄武:内小人盗贼暗害。玄武黑道,天狱星,君子用之吉,小人用之凶,忌词讼博戏。
司命:官长吉。司命黄道,凤辇星,月仙星,此时从寅至申时用事大吉,从酉至丑时有事不吉,即白天吉,晚上不利。
勾陈:口舌牵连。勾陈黑道,地狱星,此时所作一切事,有始无终,先喜后悲,不利攸往;起造安葬,犯此不利。
2、使用八字择日
使用主事人的年岁干支信息与所选黄道吉日的五行干支信息进行运算,去掉冲、克、刑、害对已不好的日子,选出有利的好日子。
3、再过滤掉民俗忌日
各地的民俗忌日有很多,这里列出最主要的一些忌日,择日时更好要避开:
①四离日: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叫做离日,一年 *** 有四个。
②四绝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绝日,一年 *** 有四个。
③四废日:春季:庚申、辛酉日;夏季:壬子、癸亥日;秋季:甲寅、乙卯日;冬季:丙午、丁巳日。
④十恶大败日:甲辰、乙巳、丙申、丁亥、戊戌、己丑、庚辰、辛巳、壬申、癸亥日,共十日。
⑤三娘煞日:初三又逢庚午日,初七又逢辛未日,十三又逢戊申日,十八又逢己酉日,廿二又逢丙午日,廿七又逢丁未日,共六日,这种机率不会太高。
⑥杨公忌日:相传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根据“二十八星宿”顺数,订定了“杨公十三忌”。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这十三个日子决不能选来做开张、动工、嫁娶、签订合同等大事。
4、按照"建除法"确定每日的宜忌。
“建除法”是古代阴阳五行家用“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等十二个字,配合十二地支决定时日吉凶的一种术数之法。十二字叫十二值星,也分别归入黑道日或黄道日:建、满、平、收为黑道;除、危、定、执为黄道;成、开为可用(黄道);破、闭为不可当(黑道)。
其法是月上起建,如寅月,则在寅日上起建字,卯日为除、辰日为满,依次顺行十二值星,每日一星(遇节令叠两日),循环往复。以此类推,卯月在卯日上起建字,辰月在辰日上起建字等等。
十二值日的具体含意是:
建日:指事情未成之初始。宜于建基立业,破土、开斧、开光、安座,此外一切均不宜。
除日:指清除的含意。除旧迎新大吉。
满日:指圆满的含意。祭祀吉,其它不吉。最宜嫁娶。
平日:指平顺之意。喜、凶事均可办。
定日:指凡事皆有定。宜采纳、商贾、拜访、考试等,此外诸凶事不宜。
执日:指凡事固执无变通。一切喜、凶事均宜忌。
成日:指凡事成就。喜凶诸事均可办理。
收日:指收回、收敛的含义。只宜收敛、索取、埋葬。此外诸凶事不宜。
破日:指破裂,冲破的含义。忌办一切喜凶事,刑破日就是指此日而说。
危日:凡事应小心之意。可办事但要小心,大事小用。
开日:指开通顺利,百事可行。
闭日:指不通闭塞。可以收敛、埋葬,余事不宜。
好了,图文蛮长了,云瑞已经花了不少时间编辑,尽量简明了,还是感觉可能难得有人有耐心看完。您读到了这里,是对云瑞莫大的鼓励,谢谢。也说明您是个有毅力的人,祝您事事成功,天天快乐。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我叔是地理先生,他说按古代的礼制,双亲都去世以后,还要再守孝三年才可以立碑。古时候倘若父母过世,是需要回家守孝三年的,就算是官吏,也需要回家守孝三年,三年满期后才能够回去接着做官。
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地方的文化习俗都不一样,不要说南方北方、不同省份,即使是同一个县、同一个镇,做法都不一样。近年来,传统的东西丢得差不多了,年轻人不喜欢烦文缛节,也不再守孝三年,怎么方便就怎么来。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双亲去世,该怎样立碑,有什么讲究呢?1、有些地方采取夫妻分葬的方式,一人一墓,双亲各自立碑。现在没有了三年守孝期,子孙又嫌麻烦,所以一般是在亲人下葬时就立好墓碑,也有人在清明节祭祀那天立碑。
夫妻分葬,后人为了以后祭祀扫墓方便,可以将双亲的骨灰捡在一处,重新安葬。
2、大多数地方的习俗,采用夫妻合葬方式。因为中华文化,夫妻白头偕老不离不弃“生同衾死同穴”,立一个夫妻碑。
3、若父亲先去世,碑上可以先写上父亲的名字;母亲的名字可以一起写,也可以不写。因为母亲还活着,名字写上墓碑忌讳。
(未亡人名字涂红)
4、在城里买墓地,各地公墓的规定不一样。如果是夫妻合墓的,有的公墓做法是:
父亲去世后,母亲的名字先不刻,预留个位置,待她百年之后再刻上名字。
有的公墓,连母亲的名字也一块刻上,图省事,但这里是有讲究的。
亡父的名字要涂成金色,以表示尊敬;而母亲的名字要涂成红色,不要贴照片,也可以用红布把名字盖住。
刻墓碑也有讲究,“故、皇、先、显、妣、考”用法不当,是会闹笑话的。双亲去世无论是土葬还是公墓,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更好尊重一下传统。“故、皇、先、显、妣、考”这些传统中常用字,很有必要了解与传承,若敷衍了事、潦潦草草,不敬畏鬼神,还不如将骨灰火化后直接随风消逝。
考和妣的用法爸妈活着的时候叫父母,他们去世后,就不能再称作父母,碑上更不能直接写父亲母亲。
他们过世以后,父亲称考,母亲称妣。
父亲去世后,也不能写亡父、父亲大人,要称先考、显考。如果在碑上直接就写,亡父某某某、父亲大人谁谁谁,是对父亲的不敬。
现代人不懂,比如有些墓碑直接就写“慈父X慈母X之墓”,落款儿子儿媳孙子。按传统来说,这种写法也不对。
母亲可以称为慈母、家慈、先慈,但父亲不能写为慈父,父亲要用“严”,家严、先严。
家严、慈母,是对父母生前的尊称,他们逝世后就应该称作先严、先慈。而墓碑就应该写“先考、先妣”;
在公墓上,你不按传统来,至少也要写“先父先母”;当然,你要写“爸爸妈妈、父亲大人母亲大人之墓”,谁也不会管你。
如果死者的儿子儿媳全都不在了,由孙子立碑。则要加个“祖”字,先(显)祖考、先祖妣。
皇、先、显的用法与区别①“先、显”的用法和区别
在农村,有些很古老的墓碑,顶端是“先考”。你一看就会知道,这是父亲去世了,儿子立的碑。同时,死者的父母长辈中,最少还有一个人活着;或者,他去世的时候还没有孙子。
在死者的父母(岳父岳母)长辈中,只要还有一个人在世,他死了就只能叫先走。在这个家庭里面,还显示不出他,所以称为“先”。
如果亡者的父母(岳父岳母)、长辈中,一个都没有了,他就是在家里面辈分更大,地位最尊贵。
同时,除了没有长辈外,他还有孙子辈,就写显示的“显”,显考。如果没有孙子辈,他还不能称“显”,只能称“先”。
妣是母亲,先妣也是亡者的公婆、父母中,至少有一位长辈还在世,称先妣。显妣和显考一样,都是长辈没了而且有孙子辈,就可以称“显”了。
显和先之分,上边没有老人了,下面有孙子辈,才能称“显”,否则称“先”,男女都一样。②“皇”字的用法皇,就是大的意思,并不是只有皇家才能用。元朝有个皇帝叫元成宗,他规定皇字只能皇家使用,老百姓不能用,要改用“显”。所以,明清的碑文基本上是“显考”。到了民国,皇帝被赶下台,民间的墓碑上“显考”“皇考”都有。因此,皇与显基本可以通用,皇考、皇妣可以分别写作显考、显妣。③“故”的用法“故”的意思就最简单了,就是死、逝世、不在了的意思。其实这个字有点多余,比如“故显考”,“考”就表明父亲过世的意思,你再加个“故”字,显得重复多余。其实立碑还有许多说法,例如墓碑有一般通用的格式,就像写作文一样;墓碑残破应及时处理;刻碑时,文字要准确无误,要用正楷书写;立碑人、子孙排列都很有讲究,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写在最后中国人立碑,外国人也立碑。立碑是一种纪念,是一种尊敬,是传承和信仰,跟迷信无关。立碑是对逝者一生成就的肯定和记载,是写给别人看的,写给子孙后代看的。
因此,立碑就必须要有所讲究,碑文要清楚,准确,一目了然。中华传统传承了几百几千年,自有优点,一点也马虎不得,否则后代子孙面对祖先的墓碑,就会迷惑不解。
谢谢朋友们的支持,欢迎留言批评,互相学习进步!
( *** 图片、侵删)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