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是指几岁

民风民俗 · 2025-06-29 09:26

  豆蔻年华是几岁?豆蔻是一种植物,古人常用豆蔻一词用来形容13、14岁的年轻少女,再加上年华二字,更清楚点明了这个令人喜爱、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的少女青涩美丽的年龄时段。


  

  为什么古代常用豆蔻比喻少女?

  

  豆蔻,是一种植物,其种类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三种。一般用来专称白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叶厚,果实状似葡萄,种子像石榴子,黄色,有辛辣香气,可入药。此外,豆蔻又作为白豆蔻种子的俗称,可作为调味品、芳香剂、芳香兴奋剂、驱风剂等。豆蔻子有辛辣香气,可入药。

  

  豆蔻约一丈多高,在初夏开花,秋季结成果实和种子。豆蔻花未大开时就显的非常丰满,故俗称为含胎花,因此也就成为少女的象征。

  

  豆蔻一词的来源

  

  豆蔻年华,出自唐人杜牧《赠别》诗。杜牧年轻时曾随丞相牛僧孺在扬州供职,后来离开扬州赵长安,临行时写瞭两首七绝给一位女子,其中一首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初之句。豆蔻,草木植物,春末开花,色淡红,极鲜艳。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这是杜牧在扬州期间,写下瞭这首诗赠给一位歌女。诗中用早春二月初树梢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喻十三岁的少女。因此,豆蔻后来就被用来专以形容十三、四岁的年轻美少女。

  

  易灵课外知识延伸:古人对女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

  

  古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女子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特殊叫法。女子十三、四岁称为豆蔻年华,典出唐朝杜牧诗中之意。十五岁称为及笄,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而束发加笄,表示成年,又称笄年。据《礼记曲礼上》载∶女子许嫁,笄而字。是说,女子成年许嫁才能命字,故女子尚未有婚嫁之约,称为待字。

  

  女子十六岁称为二八年华、破瓜、瓜字初分。二八是指二个八的年纪,又瓜字在隶书及南北朝的魏碑体中,可拆成二个八字,八加八就是十六。而女子到瞭出嫁年龄称为摽梅之年,取自《诗经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男女及时也。摽梅,原意是指梅子成熟后从树上掉落。

  

  女子二十岁称为双十年华、桃李年华。双十就是二个十,即二十;又二十岁正如桃花、李花盛开时的艳丽动人。另女子二十四岁称为花信,每年春天,花开季节所吹的风称为花信风。小寒至谷雨,四个月共有八气二十四候,每气有三番,每候有一种花的信风,故又称为二十四番花信风。因此,古人认为要吹过二十四番花信风才会进入夏季。


  

  古人拐弯抹角说年龄

  

  周晬1岁

  

  始龀之年7~8岁

  

  荳蔻年华女子13、14岁

  

  志学之年男子15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束发男子15岁

  

  弱冠之年20岁

  

  二八佳人16岁

  

  破瓜之年女子16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强仕之年40岁

  

  春秋鼎盛40岁

  

  知命之年50岁

  

  耳顺之年60岁

  

  甲子之年60岁

  

  花甲之年60岁

  

  古稀之年70岁

  

  从心之年70岁

  

  耄耋之年80.90岁

  

  米寿之年88岁(因八十八三字合起来像「米」字,故俗称八十八岁为「米寿」。)

  

  期颐之年100岁

  

  茶寿之年108岁(茶寿:是108岁。茶字上面卄是二十,下面也可拆为八十八)

  

  耆老:60岁以上的老人

  

  耋老:70岁以上的老人

  

  耄老:80岁以上的老人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