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颜良武力不次于关羽,为啥却被一招毙命?
这问题最典型说法有两个 : 一是关羽偷袭说;二是赤兔马功劳。先看《三国志.关羽传》【 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起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
以下看《三国演义》中,对于颜良军阵、气势从远处眺望、颜良斩宋宪、魏续,败徐晃的描述 :
再看关羽斩颜良的威猛气势:
《三国志.武帝纪》【 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 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顏良可禽也。”公从之。绍果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 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 】
对照史书和演义,可以看出,这里有几个细节 : 之一,颜良不是单人独马🐴,而是位于万众之中,就是说,颜良周围至少有数千手持兵器的军人,围绕警戒;第二,颜良位置有一个醒目标志,就是颜良在麾盖下面,容易辨认;第三,袁绍诸将、也就是颜良部下,全都不能阻挡关羽,包括进攻、也应该包括返回。注意 : 这个不能阻挡,应该是有动作表示的,不会是原地呆立,傻看观望。因为这是史书,惜字如金。就是说,只能据情推测,颜良这些部下,应该试图阻拦,但慑于关羽勇猛,阻拦不住。
第四,《三国志.关羽传》中,只说“策马”,并没明确说赤兔马;第五,《三国志.关羽传》与《三国演义》,都说关羽刺颜良于马下,有人就推测说,关羽兵器应该是枪,而不是刀,因为刀最直接的,应该是砍或斩。但这种推测忽略了一点,关羽的青龙刀,非常沉重,且关羽是倒提大刀,在马快速冲近敌军时,由于一手需要驭马,一手倒提大刀,要举起来很费力,这时最顺的动作,就是提刀的单手,曲肘用力向上,而这样大刀尖、刀背小叉都可以刺中敌军要害,这岂不也是“刺颜良于马下”?更重要的是,《三国志.武帝纪》中很明确是两字:“斩良”。
至于据说颜良武力很高,这主要还是罗先生为刻画关羽,有意识拔高颜良。与“温酒斩华雄”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颜良肯定是有些能耐的,但俗话说,“文无之一,武无第二”,“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这些都说明,颜良虽强,但关羽更强。在没遇上关羽时,颜良最强,遇到更强的关羽,颜良只能认倒霉。其中原因很复杂,有颜良前面斩将很猛、轻敌大意、暴露自己位置、这些低级错误,更有关羽倒提青龙刀,曲肘上刺这一招,是一种超常规动作,一般武艺隔架阻挡中没有,颜良可能从没练习过,关羽以此招夺命时,颜良不知道如何应付,再就是赤兔马助力,但必须说明,赤兔马只是辅助因素。 另外,曹 *** 听荀攸之计,分兵延津,又兼行趋白马,距离十多里,颜良才察觉,“良大惊,来逆战”,说明用兵出乎颜良预料。
总之,斩颜良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唯独可以排除的,就是偷袭说。因为身处万众之中被偷袭,逻辑上说不通,不说前面宋宪、魏续、徐晃,就说颜良成为“四挺柱”后,上战场绝不是一两次,战过的敌将不计其数,那些将军都是 *** ?还有,就在斩颜良之前,曹 *** 设计擒关羽,在下邳城外,关羽奋力杀退许褚徐晃,在当时,哪一位猛将能办到,关羽能靠偷袭战退曹军老大加老二?(732)
正生向:指四局的长生位,我们站在穴位前,水从右边流向左边过堂,水从乙辰位流出,乙辰是水局的墓库,审视穴场形势,立水局长生向堂局不偏斜时,那就取用正生向坤位和申位。同理右水倒左过堂,水出丁未,丁未是木局墓库,那就立木局长生位亁和亥。同理右水倒左过堂,水出辛戍,辛戍是火局的墓库,那就立火局的长生位艮和寅。同理右水倒左过堂,水出癸丑,癸丑是金局墓库,那就立金局的长生位巽和巳。
自生向:指四变局长生位,堂局形势无法立本局长生向,可以立变局生向。站在穴前,水从右边流向左边过堂,大水小水从乙辰位流出,乙辰是金的养位,审查堂局形势立金局长生位不偏不斜,那就立巽和巳位,金局借水局墓库消水,不作冲破养位论,格定来龙旺衰仍按辛壬会辰局的辛龙,立向上长生位 *** 称之为自生向。同理右水倒左过堂,水出丁未位,丁未是水局养位
月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地球绕日一周,即月绕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个月,仅三百五十四日,与岁实相比较,约余十一日,积至三年,余三十三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尚余三日或四日,再积二年,共余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可置一闰月,平均计算,每十九年须置七闰。以有节无气之月为闰月,有闰月之年为闰年,闰年有十三个月,平年则十二个月。
生肖
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号。
生肖的周期为12年。每一人在其出生年都有一种动物作为生肖。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 *** ,也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法。十二生肖(兽历)广泛流行于亚洲诸民族及东欧和北非的某些国家之中。
时辰
古人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用十二地支为代号,方便熟记。中国用地支计时法,叫做十二时辰(「大时」),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二十四「小时」。
十二生肖对应十二时辰:
子(鼠)(午夜23时至1时):在一日中,子时一天的最后时刻,也是新一天的开始。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鼠。
丑(牛)(凌晨1时至3时):丑时指的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牛。
寅(虎)(凌晨3时至5时):在一日中,天方大白之时,正是老虎开始活动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老虎。
卯(兔)(清晨5时至7时):卯时是太阳已东升,开始放万丈光芒的时候。在十二生肖中属于兔。
辰(龙)(清晨7时至9时):辰时太阳光热增强时刻,据说是群龙行西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龙。
巳(蛇)(上午9时至11时):巳时太阳光热更强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蛇。
午(马)(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在一日中,阳光最为猛烈。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马。
未(羊)(下午13时至15时):在一日中,未时是暑气将消之时。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羊。
申(猴)(下午15时至17时):在一日中,申时的暑气已快过去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猴。
酉(鸡)(下午17时至晚上19时):在一日中,酉时是夜晚将来临所的时刻。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鸡。
戌(狗)(晚上19时至21时):在一日中,戌时正是黑夜扩散,华灯初上时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狗。
亥(猪)(晚上21时至午夜23时):在一日中,亥时是一日将尽,要迈向明日之前时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猪。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