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女萧红:鲁迅眼中的文学洛神,却被骂水性杨花?

阿郑在读书 · 2025-02-10 17:24

“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

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中最没存在感的一个。她是“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曾被鲁迅称赞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被柳亚子夸奖为有“掀天之意气,盖世之才华”。可也有人骂她水性杨花,放着地主夫人不做和表哥私奔。历史上真实的她是怎样的呢?

1911年的端午节,萧红出生在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那时人们迷信端午节出生的孩子会给家里带来厄运,所以父母总是对她非打即骂,祖母惩罚她时,也会用针扎她的小手,只有祖父对她特别好,给了她童年的爱和温暖。

8岁时,萧红母亲病逝,萧父认定是萧红克母,所以对待萧红的态度就更不好了。

15岁时,萧父不让萧红上中学,想让萧红早早嫁人。祖父心疼萧红,年迈的拄着拐杖哀求自己的儿子:“让萧红上学去吧,闷在家里会病坏的”,萧父依旧不允,还冲萧红祖父大吼:“有病就在家养病,上学?上什么学!”

成长在辛亥***时期的萧红,自也是,十分有抗争精神。最后,萧红以死相逼,萧父才不得不应允。

18岁时,萧父为打消萧红上高中的念想,就把萧红许配给了抽大烟的王恩甲。萧红势单力薄,抗拒不过。便于第二年,和表哥私下跑去了北平读书。小县城疯传两人私奔了,萧红名声尽坏。萧父一气之下,断了萧红的生活费用。

半年后,没有收入来源的萧红,回家和汪恩甲结婚,没想到身怀六甲后,却被汪恩甲抛弃,没有抚养能力的她,只能把生下的孩子送给兆麟公园的看门人。好在这时,她遇到了《国际协报》的萧军,萧军惊叹于萧红的文学天赋,全力支持萧红写作。

在萧军的宽慰和帮助下,1933年萧红发表小说《弃儿》,引起轰动。鲁迅先生邀请萧红萧军,前往上海。

之后,萧红又陆续写出《八月的乡村》、《生死场》等数篇佳作。《生死场》还没定稿,鲁迅就为其做序:赞扬《生死场》把北方人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描写得淋漓尽致。果然,这部小说,一经出版,立刻就引爆了上海文坛,24岁的萧红一战成名。

“有情饮水饱,无情金屋寒。”两人境况稍微好了一些,然而很快,萧红发现,萧军找了许多情人,屡劝不止后,萧红逐渐心凉。

1938年,怀孕的萧红正式和萧军分手,11月生下一子,白白胖胖得很像萧军,可惜四天后,孩子就夭折了。

萧红痛心不已,在《呼兰河传》一书中写下:“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情感上面接二连三地受到打击,再加上因长期的颠簸患上了肺结核。萧红身体越来越差,在一家医院治疗的时候,医生误诊,萧红被割开喉管,不久后便去世了。去世时,仅三十一岁。

在她短短31年的生命历程里,书写了近百万的滚烫文字。其中,不乏名篇佳作,如我们熟知的《呼兰河传》、《生死场》,以及未完成的《马伯乐》。去世前,萧红写道:我将与蓝天碧水共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半生尽早白眼冷遇”。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或许是因为人生经历的原因,萧红的作品基调总是悲喜交加,在文坛独树一帜。她一生爱折腾、爱自由,不愿受条条框框的拘束,她所有的挣扎、奔逃、无奈和奋斗,唯有了解她的经历,我们才能够理解。

今年是萧红诞辰111周年, 就让我们用萧红的一句话来纪念她:“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可以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